2015年5月,广东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点企业PMI)为51.5,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见图1);5项权重指数中,生产量、新订单、配送时间指数较上月回升,原材料库存、雇员指数均较上月回落。(见图2)。
图1 2011年4月-2015年5月广东省重点企业PMI趋势图

生产指数(生产量)为53.5,较上月回升2.3个百分点。在调查的30个行业大类样本企业中,除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烟草制品业下降较大外,其余27个行业本月生产量均上月有所增加或基本持平。
新订单指数(产品订货)为52.1,比上月回升1.1个百分点。从地市看,广州、佛山、珠海等市订单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规模看,大型企业订单增长高于企业平均水平。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50.0,较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表明本月我省制造业企业原材料库存较上月持平。
从业人员指数(生产经营人员)为50.5,较上月回落2.2个百分点,全省企业用工总体平稳,约8成调查企业反映用工与上月持平。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9.2,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表明供应商配送时间加快幅度减小。
图2 2011年4月-2015年5月广东省重点企业PMI分项指数趋势图

表1 2014年5月-2015年5月广东省重点企业PMI主要分项指数值表
指数
名称
|
PMI
|
生产
指数
|
新订单
指数
|
原材料
库存指数
|
从业人员
指数
|
供应商
配送时间
指数
|
2015年5月
|
51.5
|
53.5
|
52.1
|
50.0
|
50.5
|
49.2
|
2015年4月
|
51.1
|
51.2
|
51.0
|
51.4
|
52.7
|
48.8
|
2015年3月
|
51.0
|
51.5
|
51.3
|
51.0
|
51.5
|
48.8
|
2015年2月
|
47.0
|
47.9
|
48.6
|
45.5
|
41.1
|
51.4
|
2015年1月
|
50.1
|
51.8
|
51.3
|
48.9
|
47.5
|
48.9
|
2014年12月
|
50.2
|
53.7
|
51.5
|
47.5
|
46.5
|
48.3
|
2014年11月
|
50.2
|
51.9
|
50.4
|
48.0
|
49.7
|
49.3
|
2014年10月
|
50.7
|
51.9
|
52.2
|
49.0
|
49.1
|
49.2
|
2014年9月
|
51.4
|
53.9
|
53.2
|
49.8
|
48.2
|
48.9
|
2014年8月
|
51.1
|
53.7
|
52.1
|
49.3
|
48.9
|
48.7
|
2014年7月
|
51.6
|
53.3
|
52.7
|
49.6
|
50.6
|
48.8
|
2014年6月
|
51.6
|
53.7
|
53.1
|
49.9
|
50.0
|
48.8
|
2014年5月
|
51.9
|
53.7
|
53.5
|
51.0
|
50.2
|
48.5
|
2015年5月,广东省电子信息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较上月回落1.9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4,较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食品饮料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2,较上月回升2.4个百分点;纺织服装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4.0,较上月回升2.3个百分点。
专家解读
省PMI指数特约解读专家、省政府参事陈鸿宇教授认为,5月份广东省PMI指数又比上月提升0.4个百分点,为51.5。生产指数(生产量)为53.5,较上月回升2.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也分别比上月大幅回升1.1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我省制造业自3月份以来的复苏态势,目前更趋稳定;企业对国内外市场的判断,仍继续保持正面。
陈鸿宇认为,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的情况下,广东制造业能够站稳脚跟并有所增长,对全国的稳增长、调结构的目标,具有先行意义。这一状况表明,国家层面的各项区间调控后、定向调控措施,已经较充分地传递到实体经济领域,企业的融资成本、用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高企的发展瓶颈,开始有所缓解。另一方面,广东省较早针对本省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情况,有序推进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在技术改造、盘活存量和新增高技术增量等方面,领先于全国大多数省区;消费需求导向保障民生导向的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不断提升,广东的制造业的竞争能力正在不断加强。
陈鸿宇指出,5月份广东制造业PMI指数的11个分项指数中,低于50%的荣枯线的指数由上月的两项增加到4项,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积压订单指数和产成品库存指数,都比上月微跌。短期看,说明今年春节后全省制造业的扩张正进入微调盘整期。长期看,我省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成效还不宜高估。政府引导支持企业去库存和争取国内外市场订单,仍然是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
(运行监测处 广东省现代物流研究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