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1. >广东卓越质量品牌研究院宣传片

首页>资讯中心>行业综述

行业综述

中山:先领科技创新券 完成科研再拿钱

发布时间:2015/6/3 9:02:29
在上周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山市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炉,中山每年将安排1000万元科技创新券补助专项资金,用以无偿向主营业务收入2亿元以下的企业派发创新券。
 

按照以往中山的企业科技创新补助方式,尽管企业能先拿到资金,但项目既要符合补助办法中指定的类型,还要经过立项、项目监管、绩效评价等如“过五关斩六将”一般的后续项目管理,不仅过程繁琐,同时也对科研活动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影响了鼓励和引导效果。上述情况很快将得到改善。

在上周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山市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炉,中山每年将安排1000万元科技创新券补助专项资金,用以无偿向主营业务收入2亿元以下的企业派发创新券。

据介绍,该管理办法将于6月形成终稿并实施。与以往的补助不同的是,拿到创新券之后,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需求进行自主研发,或者购买科研服务、科研成果。完成研发活动后,无论成果如何,企业都可以凭券兑现补助资金。

这种“后补助”的方式,减少了以往繁琐项目管理流程以及对成果的强调,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自主科研空间,更注重挖掘和支持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

南方日报记者 陈彧 孙嘉琳 罗丽娟

高新技术企业可优先申请创新券

据了解,去年中山全市研发投入67.7亿元,R&D投入强度达2.4%,在全省属于较高水平。不过按照省的要求和中山自身发展的需要,今年这个比例要达到2.5%,到2020年则要达到2.9%,如果以全市GDP年增长8%计算,今年全市的研发投入须增加到76.6亿元,到2020年达130亿元,相当于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支撑着研发投入增长的镇区和企业分布极不均衡,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的积极性也不高。

数据显示,去年全市仅有8个镇区的R&D投入强度高于2.4%,有4个镇区低于1%;到去年底,全市2949家规上工业企业中仅有266家设立了研发机构,500家开展研发活动,占比分别为9%和17%,均低于珠三角的平均水平。而去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比2013年减少44家,也反映出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申报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而与周边城市相比,中山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小型企业占比仅11.8%。

《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一轮大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第一条工作重点,就是强化创新型企业培育,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目前市内已经筛选出366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纳入高企培育后备库,进行定向培养扶持。

为鼓励和支持这类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中山将全面实施“创新券”政策,并围绕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领域,在全市遴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优势、较强创新实力、具备发展潜质的中小企业进行重点培育。

而为了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引导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尽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凡是新认定或复审通过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国家和省创新资金立项的企业、参加科技主管部门主办的国家和省或该市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的企业、在市以上认定的科技创新孵化基地的在孵企业,可不受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及研发投入限制优先申请创新券。

已登记开展研发企业逾500家

其实早在去年年底的中山市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市科技局就提出要推行科技创新券的想法。而在征求意见稿出来之前,市科技局更是到苏北、清远等多个已经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的地方进行调研考察。

据记者了解,与其他地市已经实施的科技创新券政策,以及目前同在征求意见的《广东省科技创新券专项资金补助申请操作指南》有所区别的是,中山的科技创新券政策除了推出可以让企业向高校、科研机构等购买服务的服务券之外,还根据本地企业的科研需求,推出扶持企业完成自主研发项目的一般券和重点券两种科技创新券。

市科技局法制科科长钟国强告诉记者:“目前中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过程中,除了向科研机构购买服务外,自主研发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在鼓励企业购买服务和科技成果之外,我们也希望通过设定一般券和重点券,来引导、鼓励企业多进行自主研发。”

由于创新券主要针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因此支持对象为在中山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健全的财务机构,财务管理规范、无不良诚信记录,主营业务收入为5000万元至2亿元的企业,年研发投入经市统计局确认达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可申请重点券,年研发投入5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可申请一般券。

重点券和一般券的区别在于面额不同,重点券为20万元,一般券为10万元。企业拿到重点券和一般券之后,只要配套金额不低于创新券金额的3倍,完成自主研发后便可进行兑现。

据市科技局介绍,今年年初在市统计局登记有开展研发活动的中山企业有500家,其中有273家符合一般券和重点券的支持对象条件。而其他不适用于科技创新券的企业,则根据其他研发补助政策进行补助。

企业配套金额不低于创新券金额3倍

与重点券和一般券不同的是,服务券可以让企业用于向经市科技局确认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购买科技成果,或技术创新服务,以及为建立研发机构而购买研发设备。其支持对象为符合《广东省科技创新券专项资金补助申请操作指南》所规定的企业。在使用的时候,服务券同样要求企业配套金额不低于创新券金额的3倍,才能兑换。

据钟国强介绍,这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仅有市内已形成的“1+4”(市装备制造工业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区域创新平台、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小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机构,同时也包括了省内的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如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

服务券的补助金额,和一般券、重点券的补助金额将按1:1进行配比。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重点券、一般券还是服务券,其兑现条件都不跟研发活动的成果挂钩。这意味着无论研发活动成功与否,只要企业开展了相关活动并配套了资金,最终都能凭券拿到补助。

“其实我们实施创新券政策的初衷就是为了鼓励企业多开展研发工作,所以并不会说企业研发失败了,就不给补贴。”钟国强说。

有高新企业负责人认为,科技创新券政策的推出,改变了之前中山对企业科研创新“锦上添花”的扶持方式,即“发动企业把现有的平台去申报拿补贴”。而新政策更多是支持企业开展新的研发,只要研发了就能拿到相应的补助。

该负责人还表示,未来还希望看到政府能有更多“雪中送炭”的举措,“比如统筹部门用他们的优势和资源,用大数据方式测算行业发展需求,对人才、资源等进行前瞻性的规划,真正从企业需求出发去规划人才政策和政策倾斜,而不是停留在发动申报、领补贴这种扶持阶段。”

  •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