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是儿童消费的重要产品,儿童由于其皮肤的敏感性及防范意识缺乏,在使用玩具时容易受到意外伤害。为保障儿童玩具的安全与质量,保护儿童的人身健康安全,国家标准委对GB6675-2003《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进行了修订,形成了GB6675-2014《玩具安全》国家标准1-4部分,并将于2016年1月1日起强制实施。
儿童玩具限制六种增塑剂含量
近期,新版《玩具安全》系列国家标准出台,新标准中增加了对六种增塑剂的要求,该限量值与欧盟的现行规定等同,新标准计划于2016年6月1日起实施。业内人士表示,新国标中对六种增塑剂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这是对儿童安全的一种保护。
增塑剂应在限量值范围内
记者了解到,新版《玩具安全》系列国家标准增加了对DBP、BBP、DEHP、DNOP、DINP、DIDP六种增塑剂的要求,该限量值与欧盟的现行规定等同。在所有产品包括可放入口中的产品中,前三种增塑剂总含量限量为0.1%。在可放入口中的产品中,后三种增塑剂总含量限量为0.1%。
增塑剂是塑料制品中大量使用的一种塑料添加剂,主要用于PVC等塑料制品的生产。在饮用水管、医疗制品(输液袋、输液管、医药包装等)、食品包装(保鲜膜、保鲜袋、密封垫等)、儿童玩具(包含入口玩具、充气玩具)、文体用品(拉链式透明文件袋、塑料跳绳、橡皮泥、游泳圈)等的原料中,都有增塑剂不可或缺的身影,因此其安全性对人们至关重要。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由于良好的性能和低廉的成本被广泛应用于塑料玩具、食品包装袋、纺织品和化妆品等各类产品中。但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具有类似荷尔蒙的内分泌干扰特性,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对抵抗力低下的儿童影响更大。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玩具实验室副主任黄理纳表示,邻苯二甲酸脂类这个塑化剂是目前用得比较广泛的塑化剂,新国标中对六种增塑剂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这是对儿童安全的一种保护。
有专家表示,并不是每件玩具都含有塑化剂,一般来说,一些外表比较柔软的玩具有不少是用塑料制成的,而这类玩具就可能含有塑化剂。
玩具中增塑剂超标将会给儿童带来怎样的伤害呢?对此,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郝凤桐表示:“现在医学研究就发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高剂量的塑化剂接触有可能导致实验动物患癌率的提高。”
玩具新规与欧盟标准接轨
据了解,2003版《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是玩具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国家标准,此次修订后的新标准对儿童的保护更为全面严格。其中,新版《玩具安全》系列国家标准以安全为核心目标,扩大了标准适用范围,标准既适用于设计或供14岁以下儿童玩耍时使用的玩具及材料,也适用于不是专门设计供玩耍、但具有玩耍功能的供14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产品。新标准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等6种增塑剂列为限用物质,限量要求跟欧盟相同。
记者了解到,欧盟于1999年就正式作出决定,在欧盟成员国内,对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与口接触的玩具,以及其他儿童用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进行严格限制。随后美国环境保护局也开始限制在玩具、儿童用品、医疗制品、食品包装材料等环保要求较高的行业使用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其中,DEHP、DBP和BBP三种增塑剂已被禁止添加到玩具中;DINP、DIDP和DNOP三种增塑剂的禁用范围被扩展为可能被3岁及3岁以下幼儿放入口中的玩具和儿童用品用的塑料,而DEHP只限于在高水含量的食品包装中使用,肉类包装必须使用其他无毒增塑剂产品来替代。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制定标准时对玩具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用量进行了限制。
业内人士表示,新标准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参考了ISO8124《玩具安全》国际标准,并借鉴了欧盟的相关指令和标准,主要技术指标跟国际标准一致。